湖南省高考改革新方案2021高考是什么政策

湖南省高考改革新方案2021高考是什么政策

2021年拟来湖南招生的普通高校共1706所,其中本科高校1093所,并且公布了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来提供给2018年进入高中一年级学生选科参考,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特长,结合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合理确定选考科目。

一.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制度。

1.明确新高考的考试科目构成。从2021年起,新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简称选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分为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中2选

1.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4选

2.,即“3+1+2”模式。

2.明确考生总成绩的构成。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每门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首选科目满分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2门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二.将高职院校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相对分开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是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将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相对分开,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选拔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一部分学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同时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学校进行人才精准选拔和精准培养。

法律依据:《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取批次合并。将原有的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批。同时,投档录取按专业类别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

普通类专业招生按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进行录取;艺术类专业按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进行录取;体育类专业按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进行录取。“合并录取批次”意味着“一本高校”时代正式结束。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办学主体作用,激励高校注重内涵发展,发挥自身优势,专注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进而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考生选择范围,引导考生结合个人志向、学科兴趣、个性特长,更为理性地选择自己比较心仪和向往的学校和专业。另外,对高中学校而言,有利于其破除盲目追求“一本升学率”的问题,从而能更好地立足校情,明确定位,创建校本特色。特别是有利于扭转简单用录取批次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片面导向,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推动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是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

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将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相对分开,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选拔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一部分学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同时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学校进行人才精准选拔和精准培养。

湖南高考改革,实行3+3是从哪一年开始?

2019年开始的。4月23日下午,湖南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包括湖南省在内的8省市,同时发布从该省省情出发的高考改革方案,这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最全面、最深入、最触及本质的一次改革。根据《实施方案》,湖南省新高考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中开始实施。和现行考“3+X”且文理分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不同的是,湖南新高考使用的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可发挥自身特长与兴趣,自由选择学科组合进行高考。“3+1+2”包括——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满分150分;首选科目: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必选且只选1门满分各为100分;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满分各为100分。

2020年湖南高考不分文理科 语数外之外任选三门

2020年湖南高考不分文理科 语数外之外任选三门 2014年全省幼儿园总数相比2010年增加5106所; 与2011年相比,2014年全省农村中小学减少2695所,城镇中小学增加435所; 2014年全省中职学校校均规模1287人,比2010年提高5.32%;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设置普通本科学校5所,高职专科学校3所 ●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入学,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义务教育 ●特殊教育发展步伐加快,2014年全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提高到83% ●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 ●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明显增加,近两年累计为贫困地区学生新增1713个进入重点高校学习的机会 ●考试招生更加公平公正,深入实施“阳光高考”,出台了“取消点录”、“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招生信息公开”等举措 随着《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年-2020年》出台,未来5年,湖南教育的发展蓝图已经清晰呈现在大家面前。11月23日,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柯敏就湖南建设教育强省“十二五”成就及“十三五”展望,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十余家媒体专访。

谈及改革和成果,王柯敏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历来都是从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起步,终点却是民生福祉。” 【关键词】高考改革 2020年开始,高考不分文理科 在众多改革中,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王柯敏表示,目前已经制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着力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具体来讲,2017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参加高考时,招生学校将依据考生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两部分的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的总成绩即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等6个科目中任选的’3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成绩构成。

与目前高考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考试方式发生了变化,全国统考只有3门即语、数、外,其他由学生自主选定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则由省里统考。二是不分文理科,即学生选学与选考的科目可涵盖原来文理科所有科目。三是强调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的重要作用。

王柯敏说:“‘促进公平、科学选才’是高考改革的目标,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问题。” 据悉,改革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不再采用分数制记录成绩,而是按等级记录成绩。同时,还会逐步实现学生可多次选考或调整选考科目。

另外,新高考制度还将强化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考量。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 “能挤进一本,绝不上二本;能上本科,绝不上高职。

”这是多年来不少家长、考生心中的高考铁律。分批次录取无形之中带来的是学校被划分为“三六九等”,同样,在用人单位眼里,毕业生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但新高考制度实行后,还将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  【关键词】师资均衡 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择校难”、“大班额”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大家对名校名师的追求。

王柯敏认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乡村教育发展水平整体上明显滞后于城镇,其突出瓶颈在于乡村教师队伍十分薄弱。为了打破瓶颈,2006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十二五”期间逐步扩大到农村幼儿园教师、初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中职专业课教师,目前累计招生3.48万人,毕业10529人。实施“特岗计划”,已累计招聘录用农村中小学教师2.7万余名。 同时,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尽力让乡村教师“留得住”。

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省财政每年拿出3亿元,受益教师达9万余人,为全省乡村教师落实了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大力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乡村教师居住条件,目前已累计建成4万余套。此外,还通过深化“国培”“省培”改革,将教师培训计划向乡村教师重点倾斜,实施“送培到县”,开展乡村“资深教师”培训,完善师德考核与监督机制等举措,助力教师“教得好”。 2015年年底之前,我省还将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

到2020年,全省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还将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重点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教学点、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在3-5年内实现县市区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关键词】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带来教学变革 “互联网+”时代,湖南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来实现教育现代化。王柯敏对此阐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不是硬件设施建设,而在于‘化’,即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应用程度越深,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就越明显。”依托校内网络空间,湖南省高职院校的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在空间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只需做一个“主持人”,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动、回答问题。

老师轻松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却大大提高了。 而“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工程”则以“1+N”或“N+N”的形式,将县城学校与乡镇中心校、乡镇中心校与教学点组成一体化的网络联校群,实现了网络主校与分校课堂教学过程同步实施、教师同步研修、教学资源同步共享。也就是说,通过无线麦、跟踪摄像头、高清投影、实时视频这些设备,联动课堂一开启,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便能聆听省内优秀教师的讲课。在华容、茶陵等多个县城,仅花3000元就打造了一个“专递课堂”,由乡镇中心小学教师通过网络向村级教学点同步推送优质课程资源,尤其是村级教学点受师资力量所限难以开好、开齐的课程。

目前,湖南省教育厅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专项经费,在全省构建起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格局。目前全省教育业务传输网络基本建成,校园网覆盖率达到96.23%;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全部接入互联网,已建成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王柯敏介绍,今后5年,将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有机整合省级资源服务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数据挖掘和大数据服务,实现全省教育数字化资源和教育管理系统共建共享。

高考改革新方案2021高考是什么政策

从2021年起,新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简称选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分为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中2选

1.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4选

2.,即“3+1+2”模式。

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每门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首选科目满分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2门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扩展资料改革后,高校按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投档、分开录取,选择物理或历史的学生在各自序列中排序,成绩具有可比性,所以首选科目直接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而对于再选科目,由于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再选科目组合很可能不同,不同科目试题难度不同,其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从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角度出发,参照有关改革试点经验,将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2022湖南新高考可以复读吗 政策是什么

可以复读,但是不建议复读。无论改革前后高考录取是按照全省排名的,从某种程度上这已经和试卷难易程度没有很大关系了。

湖南新高考可以复读吗 湖南新高考还能复读,不过要考虑自身因素,综合评估。 湖南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如今已走过2个年头,也就是说,该省2022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学生将第一次面临新高考模式,而作为2020年高考的学生,如果高考发挥失常,则将面临复读与否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复读,可能无法考上理想的好大学;如果选择复读,将于2022年面临新的高考模式,即从原来的“3+X”高考模式跨度到新高考“3+1+2”模式,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挑战呢? 新高考以后还能复读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新高考改革方案实行后,由于高考模式发生了变化,势必会对衔接阶段的复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省教育考试院一定会出台相应的衔接办法,让复读生能够正常参加改革后的高考录取。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的相关政策可知,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就可以报名2022年新高考,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

如果选择复读,势必要提前了解湖南省2022新高考模式。 湖南新高考改革内容

1.目标任务。改进和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发挥高考正确导向作用,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探索高考招生与高中学习进一步相关联办法,提高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水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2.主要措施。

一是制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时间安排,制定依据国家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 从省内自主高考命题过渡到使用全国统一高考命题试卷。

二是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明确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其中等级性考试纳入高考计分范畴。计入高考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不分文理科。

明确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科目设置、考试时间、成绩呈现办法等。外语科目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建立和完善”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充分发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是加强指导。指导高中学校充分认识高考综合改革的意义,按照统一安排积极支持并参与高考综合改革。 指导高校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五是学习借鉴试点省份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密切关注上海、浙江试点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3.实施安排。2016年高考起,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2016年研究制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在部分市县和学校进行试点,2018年6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2018年秋季从高中一年级学生中开始施行,2022年按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录取。

湖南将于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不分文理科

湖南省教育厅发布消息,湖南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从2017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高考时,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和录取。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中阶段一直推行的是“文理分科”政策。

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意见》指出:“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即“3+3”高考模式。其中第一个“3”是指统考的语、数、外;第二个“3”是指“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即6科中选3门如上海的高考方案即采取此模式或者7科另外还包括“技术”中选择3门如浙江的高考方案采取此模式。 近日,湖南省委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湖南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新的高考制度最大的变化在于“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具体来讲,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等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个科目的考试成绩构成。实行新的高考制度之后,考生将不分文理科。

同时,全国统考科目将从起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据专家介绍,实行新的高考制度后,相对于传统的“文理分科”的模式来看,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 湖南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高考按新高考制度招生和录取 高考改革将破解“一考定终身” 近日,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下称《方案》。

今日,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为媒体就全省教育综合改革思路和“路线图”进行了解读。备受关注的湖南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17年启动,到2020年高考时,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和录取。 “两依据、一参考”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湖南省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即从2017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高考时,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和录取。新的高考制度最大的变化在于“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同时,全国统考科目将从起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解读】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等6个科目中任选的3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成绩构成。

与目前高考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原来的所有科目都是全国统考,新高考制度实施后,全国统考只有3门即语、数、外,其他由学生自主选定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则由省里统考。二是不分文理科,即学生选学与选考的科目可涵盖原来文理科所有科目。三是强调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的重要作用。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将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

划片入学,试行学区制办学 《方案》提出,为了化解中小学择校难题,将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入学,试行学区制办学,探索小学初中九年一贯招生制度。划片入学工作主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具体组织实施,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组织辖区内所有公办初中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制定划片招生方案并向社会公布。 【解读】必须遵循就近入学、以学位定区域、优质资源均衡配置和相对稳定的原则。片区划定后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应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按划片程序规定进行调整。

因此,现行设定的学区是否调整,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视具体情况依政策确定。同时,实行划片入学以后,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初中不得择校招生,民办学校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管理下,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自主招生,招生方案需报备。 “9+3”模式确保脱贫 根据《方案》,湖南省将建立为贫困家庭免费培养技能技术人才制度,采取“9+3”模式,保障贫困地区未能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使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

【解读】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免除学费3年,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参照公办学校收费标准减免学费,所有集中连片地区和涉农专业

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及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同时,我们与省委统战部、省扶贫办一起,实施了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重点面向全省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以公益资助的方式,计划在5年内资助10000名中职学生,每人资助两年、每年生活费2000元,帮助贫困山区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学到一门专长,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就业,实现教育扶贫、脱贫致富的目标。 “县管校聘”推进轮岗交流 根据《方案》将推进“县管校聘”,更好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

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推进县域内优质校长教师资源共享,逐步缩小校长教师资源配备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解读】“县管校聘”就是在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理顺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更好地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的轮岗交流。

高考改革从哪一年开始

高考改革是分省分批次进行的,最早开始改革的省市是上海和浙江,开始时间为2014年,各省市区改革时间如下:

1.第一批改革:选择在上海和浙江进行,时间是从2014年开始。也就是说,2017年这两个地区的考生已经完成第一次新高考。

2.第二批改革:已经于2017年9月,在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也就是说,2020年高考时,上述4个省市的考生也已经进行了新高考。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省份采用的主要为3+3模式,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没有限定必选物理和历史。

3.第三批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已经发布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参加新高考。8个省份的方案,与我国高考改革最初的总体方案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又进行了一些变化,由“3+3”变为“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但是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为什么物理历史必选一个: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以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历史学科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也占据着同样重要的位置。

4.第四批改革: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7个,分别为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均采用“3+1+2”模式,此前已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采取3+1+2模式。

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4年首届新高考。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QQ:243371741,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